2021-09-12
张向荣老师的这部《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写了好久,我估计还得看很久,今天读到现在,王莽还没出来……他姑姑还没嫁人……
他从刘邦讲起汉朝的政治,实在让人唏嘘,封建制度塑形的早期,孤独皇帝如跑马灯一样既短又绵延,聪明大臣如流水席上了用了又弃如敝屣,治国方法论的儒、法之辩与价值观的仁爱孝道纠缠,所有措施成也败也……
2021-09-21
最近被《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吸引,以前从未想过儒学那么在意灾异与祥瑞的天启。这在现在看来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王莽自比周公,几乎复现了他所理解的周公的一生。而当他的“气运”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周围的人又在加强这些祥瑞的“证明”。
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悖论,当人开始制造假祥瑞的时候,他们是信还是不信?挖了一口新井,挖出一块白石头上写王莽将是新皇帝,王莽大喜,拿给他的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看,王政君直接说:什么大逆不道的玩意儿!
当时的人搜集祥瑞(和灾异)的同时,也更强调礼法、仪式,因为如果出现灾异的暗示,想象其原因的时候必然是质疑一些东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而礼法、仪式是合法性塑造的途径。
2022-10-25
王莽,既是中国历史的特例,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典型人物。
他有贵族血,但不是正支。
王莽年轻时共事的上级和同侪,对他的评价是,非常有礼数,非常勤勉,但政绩平平。为官之路上,有比他更聪明、冒尖的同龄人。
但这些同龄人纷纷掉队,国家无嗣,储君无可依,王莽临危受命。
此前,人们以为他自己有学术理想,哪里知道他有儒法天下的大野心。
他一生所为,想让世界归入他所设想的正道,而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2022-12-02
To be or Not to be,莎士比亚的意思也可能是大事并没有中间状态。
机械理想主义者可能造成的影响永远是实用主义者想不通和想不到的。